九安医疗到账6.87亿元货款 2022-02-14 14:22 · 生物探索 辉瑞2021年报出炉,药王易主。
昨日,亚盛医药宣布,公司在研原创1类新药Bcl-2选择性抑制剂lisaftoclax(APG-2575)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R/R CLL/SLL)的关键注册II期临床研究(APG2575CC201)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审评中心(CDE)批准。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为总缓解率(ORR)
在中国,肺癌发病率更是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NSCLC约占肺癌的85%。而在中国常见新发癌症中,结直肠癌的总体发病率已升至第三位,并居常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五位。作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代表药物之一,贝伐珠单抗已被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普贝希®在终端的零售价格分别为3316元/瓶(400mg/16ml)与1147元/瓶(100mg/4ml)。2021年11月19日,普贝希®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
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通过与VEGF结合,抑制VEGF与其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生成的信号传导途径,阻止肿瘤微环境中新血管的生长,使肿瘤组织无法获得所需的血液、氧和其他养分而最终饿死,以抑制肿瘤生长。此外,正大天晴也已经递交上市申请。双方将共建中国药科大学——亚盛医药创新与产业化联合研究院,进一步贯彻产学研结合的理念。
亚盛医药 - 中国药科大学签约仪式此外,亚盛医药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了亚盛医药-中国药科大学创新与产业化联合研究院的共建协议。此外,我们还和元禾控股签署了共同成立‘禾盛创新工场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期赋能初创生物医药企业、为中国生物药创新提供源头活水。亚盛医药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了亚盛医药-中国药科大学创新与产业化联合研究院的共建协议,与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禾控股)签署了共同创建禾盛创新工场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天,‘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亚盛研究院正式揭牌启用,我们也和中国药科大学签署了‘亚盛-中国药大创新与产业化联合研究院的共建协议,我希望能将这些合作成果打造为苏州医教研产协同发展的‘样板项目。
双方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国内一流的生命健康加速平台,将整合优势资源,在项目孵化、联合投资、项目引进等领域展开长期合作,为初创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平台、资本助力和创业赋能。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博士表示: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的开业,标志着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片沃土已经生根发芽,感谢在苏州各级政府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
两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然成为了苏州生物医药上市产业园的地标建筑。根据协议,创新工场将入驻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亚盛医药 - 元禾控股签约仪式值得一提的是,亚盛医药还与元禾控股签署了共同创建禾盛创新工场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亚盛医药 - 元禾控股签约仪式值得一提的是,亚盛医药还与元禾控股签署了共同创建禾盛创新工场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我们能携手合作伙伴,将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打造为具有苏州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并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亚盛研究院是亚盛医药与苏州重点临床研究机构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战略合作项目。此外,我们还和元禾控股签署了共同成立‘禾盛创新工场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期赋能初创生物医药企业、为中国生物药创新提供源头活水。产学研资共赢共享,激发生物医药创新活力,助力苏州进军中国药谷,造福患者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亚盛研究院揭牌授匙仪式在本次开业庆典上,入驻于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的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亚盛研究院被正式揭牌启用。
全球总部、研发中心的开业有助于加快整合内外部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大亚盛医药在创新药行业中的领先优势。根据协议,创新工场将入驻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义教授表示: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在医药界享有盛誉的药学高等学府,中国药科大学非常高兴能与一直坚持原创新药研发的创新药头部企业亚盛医药达成此次合作。并不断注入发展新动能,加速实现亚盛医药从研发型企业到全产业链企业的转型升级。
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开业启动仪式加速亚盛医药从研发型企业到全产业链企业的转型升级,开启从苏州走向世界的新征程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达95亩,主要用于总部运营管理、创新药研发与配套保障。研究院聚焦血液肿瘤领域,覆盖肿瘤基础研究、临床治疗研究、创新药物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平台培育等功能。其中,研发中心可执行从药物发现到药物临床的全流程,承担新靶点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自主设计、优化、筛选、研究、开发与转化职能。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博士表示: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的开业,标志着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片沃土已经生根发芽,感谢在苏州各级政府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亚盛医药 - 中国药科大学签约仪式此外,亚盛医药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了亚盛医药-中国药科大学创新与产业化联合研究院的共建协议。我们相信与亚盛的携手,有助于赋能药大科研人员的基础研究,提升转化研究效率,并在联合培养医药行业全方位人才、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发现并孵化更多的原创新药等方面协力共进,从而造福行业,造福患者。
两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然成为了苏州生物医药上市产业园的地标建筑。今天,‘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亚盛研究院正式揭牌启用,我们也和中国药科大学签署了‘亚盛-中国药大创新与产业化联合研究院的共建协议,我希望能将这些合作成果打造为苏州医教研产协同发展的‘样板项目。
亚盛医药-中国药科大学创新与产业化联合研究院将入驻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探索建立高效校企联动开展创新研发与产业转化新机制与新模式。
双方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国内一流的生命健康加速平台,将整合优势资源,在项目孵化、联合投资、项目引进等领域展开长期合作,为初创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平台、资本助力和创业赋能。未来,还将按照国际cGMP标准建立全球生产基地,为后续挺进全球医药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该研究院的揭牌启用,将加快亚盛医药原创新药产业化转化进度,以造福更多患者。这是亚盛医药自落户苏州后,在苏州工业园区全面布局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从苏州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双方将共建中国药科大学——亚盛医药创新与产业化联合研究院,进一步贯彻产学研结合的理念。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亚盛医药于2016年正式落户苏州。
苏州市委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济生,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冯岚等嘉宾出席并见证了此次庆典。在本次开业庆典上,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亚盛研究院被正式揭牌启用。
并助力提升苏州本地临床研究能力,在苏州向中国药谷进军的征程中贡献亚盛智慧、亚盛力量。2019年,公司举行了全球总部、研发中心及产业基地奠基典礼。
亚盛医药全球总部、研发中心正式启用,全面开启创新与国际化新征程 2021-12-19 13:52 · 生物探索 日,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的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亚盛医药(6855.HK)全球总部、研发中心开业庆典在苏州圆满举办。中国苏州和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2021年12月18日—今日,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的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亚盛医药(6855.HK)全球总部、研发中心开业庆典在苏州圆满举办。
未来,亚盛医药将充分利用苏州的区位聚集优势和人才集群效应,把握时代机遇,立足全球创新前沿,全面开启生物药创新及国际化新征程。为苏州医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最终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广大病患送去福祉。双方致力将联合研究院打造成国内外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与产业转化中心,将有针对性开展突破性和颠覆性创新药物研发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亚盛医药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了亚盛医药-中国药科大学创新与产业化联合研究院的共建协议,与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禾控股)签署了共同创建禾盛创新工场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考虑到基线病毒载量、地理区域和血清学状态后,相对于安慰剂,PAXLOVID 将病毒载量降低了约 10 倍,即 0.93 log 10拷贝/mL,表明对 SARS-CoV-2 具有强大的活性并代表最强的病毒迄今为止报道的口服 COVID-19 药物的负荷减少。与安慰剂相比,在服用 PAXLOVID 的患者中观察到的严重不良事件(1.6% 与 6.6%)和因不良事件停药(2.1% 与 4.2%)分别较少。
在 EPIC-HR 试验中,在次要终点中,评估了 499 名患者在基线和第 5 天的 SARS-CoV-2 病毒载量。本次临床试验共纳入2246名成人患者,研究最终结果显示,在对所有参加 EPIC-HR 的患者的主要终点的最终分析中,与安慰剂相比,在症状出现后三天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与 COVID-19 相关的住院或全因死亡减少了 89%,此外,观察到与中期分析一致的安全性特征。
PAXLOVID (23%) 和安慰剂 (24%) 之间的治疗出现的不良事件相当,其中大部分是轻微的。在截至第 28 天的整个研究人群中,接受 PAXLOVID 的患者没有报告死亡,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中有 12 人(1.2%)死亡。